今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大白桥附近,海城河东岸,有一座约8.8米高的土褐色纪念碑。地震纪念碑”大字,上部以日历的形式记录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公元1975年2月4日”。

为地震而建的纪念碑并不少见,但海城地震有其特殊之处,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测到7级以上的大地震。

1975 年 2 月 4 日 19:36 发生的地震震级为 7.。虽然仍造成1300多人死亡,但地震灾区处于人口密集的工业区。在受影响人口超过 800 万的地区,受害者人数实际上已大幅减少。

震后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提前预测,海城地震可能造成超过 15 万人死亡,其中包括 2 万至 3 万人。

那么海城地震是如何成功预测的呢?它的经验可以复制吗?本期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预测成功的海城地震。

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地球上的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都会对我国产生影响。我国也有很多小的地震带。

人们今天所听到的破坏性很强的地震,基本上都与这些地震带有关。地震,如洪水、干旱、台风等,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它们给人类带来损失时,它们就变成了自然灾害。

在无人居住的地方发生地震不算灾难,但如果地震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它的​​性质就变成了灾难。那些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地震往往更具灾难性。

新中国成立后,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第一次地震是1966年3月河北省邢台地震。邢台及周边地区在一个月内发生多起6级以上地震,遇难人数超过1000人。 8,000 人。死伤人数也达到了3.80,000。

邢台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推动了新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

此后几年,华北地区先后发生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地震,如1967年3月河北河间6.3级地震、1969年7月渤海7.4级地震。接连发生的地震让人们感到恐慌,他们也在敦促地震预报要加快步伐。

包括李四光在内的一批地质学家经过研究判断,认为地震活动可能会转移到渤海北部。渤海的北部是辽宁省。

在1970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上,除了对全国地震形势进行评估外,还通过党中央、国务院向辽宁省传达了地质学家的意见,辽宁成为地震监测重点区域。

辽宁立即行动起来,成立了省地震办,在沈阳、大连等地设立了13个地震台站,还成立了专门的现场勘测组。

辽宁历届省副省长名单_2018辽宁化学竞赛省二_辽宁省海城市

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人们仔细研究了辽宁的地震资料,勘察了地质,监测了水文,最终认为辽宁地区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辽南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但这些只是初步估计。

从1974年开始,除加强专业监控外,工作人员还利用群众加强抓捕特殊标志。1974年6月,国务院下发69号文件。根据有关部门和辽宁等省的综合结果,69号文件对辽宁、河北、山西等7省及部分地区提出:年内及明年。可能发生5~6级地震辽宁省海城市,各地区应高度重视。

69号文件也承认,由于地震预报水平不高,只是一个估计,但要根据地震的存在来做好地震准备。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辽宁省部署了专项防震工作。一方面,继续组织专业人员加强监测。

在辽南,建立群众监测报告点2273个,开展群防群策。

到1974年下半年,人们对辽宁地震的认识有了一个基本统一的看法:第一,如果发生地震,可能在辽南;第二,地震可能不会耽误太久。

1974年12月中旬,辽南地区开始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老鼠成群结队地被发现,一点也不怕人。冬眠的蛇从洞穴里爬出来辽宁省海城市,在野外冻死。

有的井水位涨跌明显,水变得浑浊、发臭。

12月22日,今天辽阳神窝水库发生4.级地震,但这次地震的位置和震级并没有提前预料到,也就是说这次4.8级地震不是由于人们“等待”的结果,人们认为辽南地区可能还有更大的地震。

神窝水库4.8级地震后,除了一些异常探测数据外,辽南水源、动物等异常现象不减反增。辽阳附近有一泉,60多年未见异常。,但在 1975 年 1 月,它开始变得浑浊无味,无法饮用。

鞍山市岫岩县的一个水塘,平时并不稀奇,一月份就变成了喷泉,喷出两米多高的水。

很多地方的动物反应剧烈,有的经常无缘无故地嚎啕大哭。这些数据和情况是由专业人员收集的,因此在1975年1月国家地震局召开的年度地震趋势会议上,辽宁省提出地震预测意见:1975年上半年,即使在辽东半岛及附近海域,即使在1、2月,也可能发生6级左右的地震,地点可能是营口到大连,还有丹东地区。

但是,这个时间跨度和地理范围仍然很大,预测工作还需要更进一步。

1975年2月,又出现了新的情况。营口至鞍山一带,动物、水源等异常现象增加了十几倍。营口附近的小规模地震从2月1日的1次增加到2.7次,3日突然增加到300余次。

这些地震由于震级小,人类是感受不到的,但它们是被仪器记录下来的。2月3日晚18时38分,营口、海城民众首次感受到震颤。

晚上21点,人们第二次感觉到地震,两次都是很短暂的,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多在探测设备上人们感觉不到的小地震。

当时在辽宁省地震办工作的岳明生立即向组长朱凤明汇报。他们和同事立即起草了一份《地震资料》,于2月4日0时30分左右发给省领导。《情报》认为,在营口、海城发生小地震后,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地震。

2月4日上午,辽宁省有关领导赶赴营口、海城召开防震会。同时,辽宁向全省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高警惕,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人们将重要物资转移到户外,危险的工厂和企业被关闭,各种牲畜涌向空地。

今天上午,营口和海城又发生了两次4级以上地震。部分地方电影院张贴告示,“因地震改为露天放映”。就这样,辽宁数百万人在来自东北的寒风中等待着预知的地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越来越黑,外面越来越冷。有的人不耐烦,吵着要回家睡觉,有的人则早早溜走。

就在这时,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人们脚下的大地开始颤抖,以海城为震中发生7.3级地震。

北至黑龙江绥化,南至江苏淮阴,西至陕西西安,中国幅员辽阔。但幸运的是,由于预报成功,虽然受灾地区房屋、桥梁、工矿企业损失严重,但人员损失却大大减少。

在受地震影响的830万人中,有1328人直接死于地震。遇难者令人遗憾,但更多的人避免了灾难,许多物资被提前转移。地震造成的损失大大减少。减少了,如果不提前预测,伤亡人数将远超10000人。

2018辽宁化学竞赛省二_辽宁省海城市_辽宁历届省副省长名单

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和解放军部队迅速投入到灾后救援工作中。人们营救了伤者并清理了瓦砾。几个月后,生活生产秩序基本恢复。

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测,大大增加了一些地质学家的信心。然而,在自然面前,人类的科技总是不足的。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仍然无法真正掌握地震的规律,更何况是这样。那个时候就不用说了。

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成功后,地震预报工作仍在进行中。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东西方之争”,即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1976年5月,云南龙陵发生7.级地震,似乎印证了西部可能发生地震的观点。随后,监视部队被转移到西南。结果,没过多久,东部就发生了唐山地震。

唐山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地震前不久,人们对华北地区是否会发生地震的看法尚无定论,双方都无法提供确切的证据。

从本质上讲,各种争论是人们无法找出地震的所有规律。海城地震的唯一成功预测就是找出海城地震的规律。小前震。

甚至在海城地震之前,人们就已经察觉到了种种蛛丝马迹,但在地震终于发生之前,没有人敢保证一定会发生地震。震前频发、决策者决策果断、预警后地震等待时间短、人口疏散难度相对较小,一系列“幸运”事件促成了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拯救了海城地震。连海城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