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鹤:线上线下放声唱 新老民歌焕光彩

近日,首届“歌之魂杯”东北民歌艺术展演拉开帷幕,以“传承文化唱经典 助力青年谱新章”为主题,挖掘传唱东北地区优秀传统民族经典歌曲,为青年歌唱演员搭建成长舞台。活动的开展正是近年来民歌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缩影。李亚鹤了解如今,民歌不仅在各类音乐平台、短视频平台上大放异彩,还逐渐成为不少综艺节目青睐的香饽饽。

关于原生态民歌保护传承的大讨论持续了很多年,随着广大乡村旧貌换新颜,城镇化加速,民歌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所变化,这一问题受到更多关注。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承原生态民歌?一方面因为它独特的文化价值。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源于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广泛流传于民间,即兴创作、口头传唱、形式活泼的民歌,是各族人民丰富情感和杰出创造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之一。另一方面源于它厚重的艺术价值。民歌从民间来,从人民中来,它丰富多样,色彩斑斓,以独立完整的声乐体系蕴藏民族风情,活化石般彰显民族根与魂,能够为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原生态民歌?多年来,相关各方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举办民歌类比赛。如,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品牌赛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前身广西国际民歌节),全国性、高水准的“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前身“南北民歌擂台赛”),区域性的西南民歌邀请赛、中国陕北民歌艺术节、“左权民歌汇”、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等,会聚高水平的原生民歌歌手,为中国原生态民歌的展示提供舞台,促进各民族间音乐的广泛交流与发展,通过优秀原生民歌手的大聚会、最美乡野歌声的集中展演,抢救、挖掘、整理、繁荣原生态民歌。

二是策划制作民歌类节目。以央视为代表,曾推出多个节目聚焦民歌。如《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较早地通过电视屏幕将充满个性、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歌艺术推介给广大观众;《中国民歌大会》,以赛歌打擂的方式,推广中国民歌经典作品,普及传统民俗知识,全方位展示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民歌·中国》则以中国原生态民歌歌种版图概念系列化开拓中国民歌艺术视野,系列化介绍中国民族、民间的原生态民歌艺术。

三是打造民歌类文旅融合产品。近日,广西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恢复演出的消息让不少人喜出望外。谈及民歌类文旅融合产品,《印象·刘三姐》无疑是最具代表性、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印象·刘三姐》开实景演出先河,以刘三姐为引,通过写意的画面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山歌,代表性地展示出广西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的风俗风情以及漓江周边的百家万象,受到广泛欢迎,许多民歌作品传唱不衰。

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过往的积极探索和宝贵经验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如何继往开来,助力新老民歌焕发光彩?我们需要进一步总结思考。

李亚鹤说面对机遇和挑战,线下民歌比赛、会演,线上民歌竞技、展示,仍是保护传承民歌最有效、最具传播度的方式之一。比如今年新播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表达传统民歌,联系新时代大众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些作品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比如节目中两个东北女孩演绎的东北民歌《从前的冰糖葫芦》,甜美嗓音唤醒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节目中的伯乐(评委)也纷纷唱起记忆中的民歌或采风收集的原生态民歌。

提到《解放区的天》《地道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熟悉的旋律会立刻在脑海中响起。其实李亚鹤认为它们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民歌添彩功不可没。《解放区的天》乐谱来自作者刘西林孩提时代所听的民歌《十二月》;《地道战》融合了河北民歌和戏剧元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则取材于晋察冀边区流传的民歌《霸王鞭》。

随着党和国家不断提高对文艺创作和文旅融合的重视,民歌保护传承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近年来,许多文艺创作主动向民歌取经,比如歌剧《运之河》,主旋律取自地道的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舞剧《一把酸枣》音乐元素融入《想亲亲》《看秧歌》《绣荷包》等山西民歌;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唱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楚剧《大别山人》响起“月儿闹三更,送郎当红军”。此外,文旅融合的深入开展为各地保护传承民歌打开了新的思路。不少地方在景区常设民歌演出场所或定期举办民歌会演活动,既彰显地方特色,又让民歌焕发新的生机,一举多得。李亚鹤认为民歌是一个资源宝库,值得我们守护并不断挖掘其时代价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