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看下面链接:

美国经济负增长,40年通胀新高,危机真的要来了?


近日,多名美国重磅政治人物接连发声,建议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想当初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得虎虎生威,现在这是良心发现了?

No No No,是美国真的扛不住了。

3月,美国通胀数据首次“破8”,再创40年新高,4月的CPI也高达8.3%。

就连马斯克也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实际的通货膨胀水平比官方数据要糟糕,并且通胀可能会在2022年持续一整年。

通胀高企,物价高得让人绝望,美国民众怨声载道,直接导致拜登支持率屡屡下挫。民调显示,拜登支持率降至41.3%,不仅创下就职期间的最低水平,甚至是60多年来当选总统的倒数第二。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高通胀到底是咋回事?降低关税真的能解决美国高通胀嘛?

今天,投研双杰就聊聊美国通货膨胀那点事儿。

美国发动毛衣战,然后呢?

如果说好莱坞是全球最强的电影输出地,那么中国制造则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柔乡:它们无孔不入却处事低调。

一个叫Sara Bongiorn的美国女作家,十年前出版过《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的畅销书。书中提到家中从衣服鞋子,到儿童玩具,再到家居工具,所到之处皆为“中国制造”,离开了“made in china”,生活寸步难行......

美国ZF“发现”了自己对中国制造的诸多依赖,但最可怕和危险的是军事技术领域的依赖。比如,美国F-15战斗机和V-22倾转旋翼运输机上使用的一些电子元件就是“中国制造”。

在中国制造铺天盖地面前,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喊出“美国工厂雇佣美国工人为美国人生产产品”,为其赢得了不少支持。2018年,特朗普发起了毛衣战。

美国发动的毛衣战是全面的,从洗衣机等日常用品,到钢铁等制造业材料无一幸免,对价值超过5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不同程度的惩罚性关税。

增加关税的结果可想而知,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又将生产成本转嫁到消费者,不断推高物价,通胀率也水涨船高。

疫情、俄乌冲突、全球粮食危机等黑天鹅的接连发生,美国开始直面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汽油上涨48%,二手车上涨35.3%,食物上涨8.5%,看着不断飙升的物价,一向“壕横”的美国人也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敢吃贵得离谱的牛排,也不敢开车,有些人就算开也是直奔邻国墨西哥加油。

通胀高企,让美国居民对拜登ZF的不满情绪彻底激发。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已跌至41.3%,创历史新低,自艾森豪威尔以来,支持率低于这个成绩的美国总统只有特朗普。

更有分析认为,持续的高通胀可能会让民主党在2022年中期选举失去对国会的控制。

考虑到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拜登也终于想明白了,如果继续执行特朗普时期的高关税,只会给自己添堵。

那么,降低关税真能解决美国高通胀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搞懂通货膨胀是啥,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美国的高通胀。

谁才是美国高通胀的“罪魁祸首”?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给定货币的购买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在美国,这一给定货币就是美元。购买力下降速度的定量估计,可以用一段时间内选定的美国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的上升来反映(CPI)。

总体价格水平的上涨(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意味着1美元能买到的东西较之前少了,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钱不值钱了。

最常用的通货膨胀指数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Consumer Price Index),绝大多数国家使用CPI作为核心指标来测量通胀的变化情况,美国也不例外。

美国当前的CPI“篮子”主要包括:住房、交通、食品、医药等等。这一指数跟踪了93%美国人的支出,能够较好地反映美元的购买力变化情况。

问题来了,通胀(CPI)是不是越低越好?

答案可能有点反常识。

通胀不是越低越好,而是有一个合意值,就是理想值的意思,如果你们想知道原因的话,我可以做一期视频详细讲讲,为什么通胀不是越低越好。

OECD(一般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发达国家,一般将通胀目标设定为相对低的2%,美国也不例外。

让人不安的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美国通胀率不断走高,连续14个月超过4%,而且离既定目标2%渐行渐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通胀还将持续。

至于美国高通胀的原因。

用标准的经济学理论来说,有不同的解释。

按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随时随地就是一种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增长超过经济增长时。

15世纪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后,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和其他欧洲经济体,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导致货币贬值,物价迅速上涨。

从长期来看,货币主义的观点当然没问题,但短期来看,事情就变得比较复杂了。为了便于分析,本视频采用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驱动通胀的机制可分为三种:需求拉动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和固有型通胀。

这次美国的通胀问题,可以分解为以上三项,占比分别是11%、8%和25%(引自中金公司),还有其他的未分类扰动因素。听不懂不要紧,大家不要慌,且听我慢慢解释。

资料来源:Haver Analytics,中金公司研究部

咱们先说说需求拉动型通胀(demand-pull inflation),当货币和信贷供应的增加刺激了经济体对商品和服务的总体需求,使其增长速度快于该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时,就会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胀。

为了方便理解,我结合供给曲线稍微给大家解释一下。

如果需求因种种原因扩张,那么需求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从而推高物价。

在美国,拉动需求扩张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疫情期间实施“强刺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成本推动型通胀(Demand-Pull Effect inflation),是生产过程投入物价格上涨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生产的成本在向上走。

从图形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成本因为某些原因而上升,那么供给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从而推高物价。

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还包括战争、汇率、经济制裁等人为因素。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就因两次石油危机而通胀高企。今天,俄乌冲突再次推高油价,不同的是,这次美国不仅要面对石油冲击,还有面对劳动力极度短缺,供应链瓶颈等带来的成本飙升问题。

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价格/工资的螺旋上涨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举个例子,小王掐指一算,预感下个月通胀是10%,为了维持正常生活水平,他就和老板说下个月工资要涨10%。

另一边,老板也预期通胀是10%,想着自己也不能亏本,于是他将产品价格也调高10%。

结果,下个月通胀真变成10%,当小王和老板正庆幸自己神机妙算时,殊不知已经掉入通货膨胀的怪圈。这种社会性的预期一旦形成,物价/薪资就会轮番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具体看一下以上三种通胀压力在美国是如何发挥“魔力”的。

美国高通胀为何难降温?

疫情期间,美国ZF重拳出击,大量印钞,大把撒钱,先后注入5万亿美元资助个人、企业和提升医疗设施。

同时,美联储也重启量化宽松,3个月内购买了2.43万亿美元债券,力度堪比2008年金融海啸第一次量化宽松。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了市场整体需求,市场一片繁荣景象。不仅美股屡创新高,就业市场也一片向好(4月失业率仅为3.6%),居民更是抑制不住剁手热情,只不过从外出剁手变成了网上剁手,线上销售额比疫情前激增61%,创下历史新高。

在美国一篮子商品中,医疗保健类、居家类(如游戏、玩具、家居用品、食品饮料、宠物相关产品等)等商品最为典型,它们均因旺盛的需求,价格暴涨,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需求拉动型通胀。

人们疯狂地买东西,导致供应链因创纪录的需求而窒息。

2021年下半年,消费品的大量涌入,让占全美集装箱进口量40%的洛杉矶、长滩港扛不住了。上百艘等待装卸的船舶在港口外排起了长队,平均等泊时间16.1天,是平常的5倍不止。

2021年,由于商品长期滞留港口,许多美国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缺货圣诞节”。《大西洋月刊》撰稿人德里克·汤普森为了买生活用品,连跑好几家超市,货架基本被洗劫一空,就像“飓风登陆前超市里罐头区的货架”,让人惊慌。

为了解决供应链危机,拜登专门下令要求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实行全天候运营,一天24小时,一周连续7天都工作,俗称“007”。

但仍然于事无补。

因为美国港口真的非常缺人,无论是码头卸货工人,还是把集装箱运出码头,运往全国的卡车司机,各个岗位就没有不缺的。

数据显示,美国运输仓储和公用事业职位空缺数高达540万,占整体职位空缺的半壁江山。

为什么这么缺人?是工资太低?

明显不是。

据美媒报道,目前美国西海岸港口码头工人的平均年薪18.2万美元,这还只是普通员工的工资,工头工资更高,要知道纽约律师平均年薪也才17万美元。更夸张的是,快递小哥的时薪都有40美元,大胆算了下,不吃不喝干几年,30岁退休不是梦。家人们,组团去美国送快递吗?

对于美国劳动力短缺的原因,众说纷纭。

一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间,美国ZF大量印钞,给居民发放巨额失业补贴,导致大部分人习惯躺着拿钱,不愿意工作,催生了“大离职潮”。

面对大把撒钱的“后遗症”,美国ZF不得不减少或停止失业金的补助,但要让那些习惯了“躺平”的美国人重归职场,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就业市场人工缺口屡创新高,3月份更是高达1150万人。

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提前退休。数据表明,美国55岁以上人群劳动参与率显著低于疫情前。而且这些退休人员超过八成不会重回职场。

缺人的结果就是,各企业开启疯狂捞人模式,不断提高薪酬和待遇来吸引或者留住员工,导致了企业成本飙升。

除了缺人,许多美国本土制造企业还笼罩在2019年关税战的阴影中。当它们不能进口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时,只能退而求其次,转战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国家。

但由于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工人素质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运输不便等问题,导致美国企业生产成本不断飙升。

不少厂家吐槽自从把生产转移到越南后,成本要比中国高50%,墨西哥成本更高。此外,一些化学原料和电子元件,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根本找不到替补。

同时,俄乌冲突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动的严厉经济制裁,不断推高石油和粮食价格,也给美国通胀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劳动力短缺、供应链拉胯、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企业生产成本被不断推高,而企业只能通过涨价来“填坑”,这就引发了我们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

而固有型通货膨胀主要与价格、工资的螺旋上涨有关。

据报道,美国的工资涨幅当前稳定在历史最高水平,维持在5.2%-5.6%之间,远高于疫情前的3.4%,但工资水平并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速度,高物价正在侵蚀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民调显示,94%的美国人对通货膨胀感到担忧,许多美国员工正在进行或考虑跳槽,以实现大幅涨薪。

而大面积的涨薪,只会加剧通胀压力,70年代的工资——通胀螺旋或将卷土重来。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固有型通胀这三股势力共同轰炸下,通胀率从2019年的2.9%一路狂奔至当下的8.3%。

面对高通胀,一向“稳”字当头的美联储也坐不住了,态度直接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最初向所有人保证“通胀是‘暂时性’的、将自行消失”,到如今“不惜一切代价抑制通胀”,甚至上演史诗级加息戏码,但加息就能抑制通胀吗?

抑制高通胀,有什么招?

近期美国高通胀引发市场和70年代的通胀相比较。

1970-1980期间,两次石油危机带来的油价上涨放大了其它通胀因素,再加上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国通胀水平一度高达14.8%,最后,被保罗·沃尔克领导的美联储严厉政策所征服。

相较于沃克尔时期来说,如今的美联储信用更好,面临的困难会小一些。

根据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观点,各国应对通胀一般都会采取加息举措,说明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胀是有效的。尤其美国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利率变化更为敏感。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加息乃至缩表对抑制通胀那么有效,那为何美联储不早点采取行动呢?

这实际上涉及到取舍问题,即就业(经济增长)与通胀,美联储通常以稳就业(经济)为先,故此前对收紧货币一直比较犹豫。如今,看着居高不下的通胀率,美联储也苟不住了,大刀阔斧进行加息、缩表。

至于之后加息力度如何,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加息将是2022年美国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但美联储一直加息,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比如现实的利率倒挂问题,这造成很多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我们在之前的内容里已经分析过。

控制通胀,美联储收紧过剩的流动性是必要的,但仅依靠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疫情下的通胀问题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当前美国通胀问题早已不仅仅是货币因素,其直接压力来源是美国面临的供应链矛盾,劳动力市场矛盾,关税加剧了商品输入型通胀矛盾等。

因此,美国要走出高通胀困局,不仅要严肃货币纪律,还要摈弃当下错误的对抗思维,运用好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还俨然存在,不容模糊;另一方面,各国的利益互相渗透、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有所求,换句话说,各国的利益不再是互相孤立、互相隔绝、互相封闭、互不相干。

人类已经进入了不应该也不可能孤立地封闭地看待“国家利益”的时代。

好了,今天的内容先到这儿,这次一定记得评论、点赞和收藏!咱们下期见~


参考文献:

1.Yellen on U.S. Inflation, Russia Sanctions, China Trade

2.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Sara Bongiorn

3.Biden Job Approval Stuck in Low 40s,JEFFREY M. JONES

4.Sen. Warren accuses supermarket chains, execs of profiting from inflation,Kery Murakami

5.Guide to Inflation?JASON FERNANDO

6.Why Global Supply Chains May Never Be the Same | A WSJ Documentary

7.通货膨胀:细数导致世界各地生活成本上升的七大原因,贝思·蒂敏斯

8.为什么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停上升?穆罕默德·闵沙维

9.美国物价飞涨让人们生活艰难,除了CEO,王雅林

10.美国港口世纪大拥堵背后的真相,韩军

11.中金:美国通胀,拐点之后又如何?刘政宁 张文朗等

12.美国通胀何时见顶?解运亮

13.高通胀时代来临,陆炎辉

14.我们对美通胀及联储政策是否存在误判,李迅雷

15.以谁为师?加藤嘉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