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鞍山小梅为大家分享来自中新网辽宁的《通讯:巧推万吨级“抽屉”》,愿各位喜欢。

辽宁新闻8月16日电 (通讯员陈 灵)“大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首次采用‘顶进节段法’对接沉管的项目,可实现最后一节沉管由传统水下对接到干地对接的全新转变,不仅安装精度高、施工工期短、设备投入少而且操作便捷、作业高效,是整个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的核心技术!”大连湾海隧道南岸港池现场吸引了一批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

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海隧主体结构项目部承建的最终接头就是用于满足最后一节沉管采用“顶进节段法”对接而设计的施工段,位于陆地施工的暗埋段与海底施工的沉管段之间,包括现浇顶推支撑梁、顶推节段和外部套筒三个部分组成。

现浇顶推支撑梁作为最终接头开工的首个工序,也是实现顶推节段往返推移和精准对接功能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顶进节段法”能否成功,为主体结构施工中控制最为严苛的部分。

“如果把顶推节段比作一个万吨级的‘抽屉’,那么顶推支撑梁就是抽屉的滑道。所以,只有抽屉滑道平整了,这个庞然大物才能顺利实现推移。”项目总工张超介绍道。

按照设计要求,最终接头由4根长9.8米、宽1.15米、高1.14米的顶推支撑梁组成,共同作为顶推节段的滑道基础。单根顶推支撑梁顶端须安装4块长1.3米到7.2米不等、宽0.6厘米、厚0.012米的钢板即滑板预埋件,安装精度必须控制在1毫米以内。

“受热胀冷缩影响,普通厚度的钢板尚且不能保证焊接后平整度达到1毫米,更别说是一块厚度只有1公分的超薄钢板,变形的几率可以说是百分百。”负责顶推支撑梁的主办技术员安庆喆认为这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不甘心,为了确保滑板预埋件安装的高精度要求,项目部在典型施工时便做了大量工作,但不论是手艺多精湛的焊工,都无法将预埋件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内。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一场头脑风暴在青年团队中刮了起来。张超联想到浇注完成的混凝土之所以能够表面平整,是因为有模板的面板和龙骨作支撑。那么,如果把滑板预埋件当做混凝土,是否也能借鉴模板结构体系原理,为滑板预埋件自主增设一套“面板”和“龙骨”?他迅速抛出了自己的设想,在经过反复的测算、绘图、论证后,施工现场终于迎来了首次试验。

项目部根据滑道预埋件的整体尺寸,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工装件。工装件采用的是经过刨铣的2厘米厚钢板和14号双扣蜂巢钢,通过螺栓较紧形成一套强度、刚度、平整度都高的设备。其中,刨铣的钢板好比模板的面板,主要是保证滑道预埋件的平整度;双扣蜂巢钢好比模板的龙骨,主要是保证滑道预埋件的强度和刚度。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项目部还设计了一套用于调节工装件标高的精调螺栓,埋设在滑板预埋件的底部,可细微调整工装件的标高。

终于迎来顶推支撑梁混凝土拆模时刻,张超带着他的技术团队小心翼翼地忙碌着,直到水准仪测量数据出来前,所有人都几乎屏住了呼吸。

“精度误差仅为0.2毫米!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历史性的新数据!它的成功不仅仅实现了预埋件精度的新突破,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全体技术人员攻坚‘顶推节段’的决心与信心!过不了多久,就能看到这个万吨级‘抽屉’推移和对接了……”张超自豪地介绍道。

“不仅如此,项目部自制的‘工装件’都是在废旧模板龙骨的基础上改造的,修旧利废的同时还可实现重复利用,可以说是经济又环保。”安庆喆补充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