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通过平台公司来发行城投债,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募集资金。如何正确解读债券融资工具,分清市政债券与中国式市政债券――城投债的区别和联系,会有助于社会正确认识债券市场,理解各种债券融资工具的特点与优势,规范地方政府平台融资模式,从而促进中国债券市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念

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念是相对于国债的,国债就是中央政府发行的,以国家信用和财政作为还本付息的担保,而地方政府债券一般是指以地方政府的税收水平作为偿债保障的债务凭证。

地方政府债券也被称为“市政债券”,它募集到的资金一般用于地方政府范围内的交通、住宅、医疗、教育和城市管网等地方公共设施建设与经营。

地方政府债券由于有地方政府这样公信力较强的偿债人作为担保,往往被市场认为是安全性非常高的债券,是仅次于国债这样的金边债券的债券,同时国家政策也规定地方政府债券的投资购买者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是免交个人所得税的,所以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和投资者的亲睐。

地方政府债券的作用和影响力

地方政府市政债券作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资本市场工具,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实际的影响力,使得我们国家也开始探索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券最早出现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但是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都是有限的,处于探索阶段。

到了80年代,随着中央政府国债的恢复发行,地方债券逐渐淡出了中国的金融市场。地方政府债券在中国进入了一个休眠期。到了90年代,国家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的态度更加谨慎。

2009年,中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有关情况的汇报。此后,中国财政部拿出了代理发行的2000亿元的地方债券的实施方案。

中国特色市政债券――城投债

城投债是中国特有的债券品种,它是指地方政府成立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发行人,募投资金的用途在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公益性项目建设,由证券公司协助,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的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

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但是享受这不匹配的税收权利,导致地方政府无力承担地方建设的资金压力。所以,地方政府成立了大量的投融资平台,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发展,需找资金。

随着2007年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政府为了振兴经济、渡过难关,实施了总额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得城投债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随着城投债发行规模的不断增加,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

国家层面开始提出口号,要将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纳入到地方财政管理中。地方政府融资应该进一步得到规范,提出是否可以通过放开地方政府债的方式,调整地方政府的融资结构和债务管理制度。

城投债和地方政府债的关系

城投债本身的出现也是在于解决地方政府不能直接融资的法律条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政债券。城投债与地方政府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发行平台的差异

地方政府债券是由中国财政部统一代理的,发行方式是通过记账式国债的方式,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进行公开招标发行。金融承销机构中标后,采用采取场内挂牌和场外签订分销合同的方式进行分销。公开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海证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流通。

目前的城投债主要有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除了部分城投类企业债券在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市流通以外,其他的主要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流通。

发行人主体的差异

地方政府债券具有色彩浓厚的政策性,主要是出于解决新增中央投资地方配套的公益性投资项目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困难问题,所以发行的资金更多是投向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城投债的发行主体,对于发行人自身财务情况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发行较多的主体往往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一点在中期票据和短融上尤为突出。

发行规模的差异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从8到250亿元,发行规模跨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主要集中在50-200亿元之间。而城投债相对来说,发行规模就要小很多,鲜有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债券,多数在5-20亿元之间。

发行期限的差异

地方政府债券的期限为3年,而且期限相对固定;而城投债类企业债的发行期限以3-10年为主,期限相对宽泛,具有一定灵活性,并且往往含有投资者回售权,是更具备市场化的债券品种。

发行利率的差异

地方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按照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招标发行,其信用实际上接近于国债,所以发行利率方面接近同期限国债二级市场利率,且同样具有免税的优惠。城投债本质上属于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上更多的参考目前二级市场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没有免税的优惠。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即便是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不会对城投债带来打击,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一种相互相成的关系,它们可以利用自身具备的优势,给地方政府更多的债务工具选择,丰富了债券市场的投资种类。

对于风险控制严格的商业银行来说,地方政府债券可能更多得到更多的青睐;对于那些风险承受能力更强、需要更高回报的金融投资者来说,城投债仍然是有价值的投资。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终极根源

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老百姓用美元买走了,美元被中国政府拿走了;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因强制结售汇制度,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人民币不断承受着所谓升值的压力,老百姓出口只是赚到了可笑的通货膨胀。

这两天,全民都在思考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话题极度升温。

一个一直让公众闹不明白的问题是——既然人民币不断承受着所谓升值的压力,那么为什么我们手中的钱,反而越来越不值钱了呢?

话题起源于一个专家用大米作为标的,非常直观的展示了10年来人民币购买力的下滑程度——某种在2005年为1.90元/斤的大米,在当下已经高达3.30元每斤,按照这个比例测算,人民币10年间的贬值幅度高达43 %。而人民币对外汇率则是另外一重光景。8年来,受到对外贸易、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多年的出口顺差让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4%。

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很好理解,经济发展这么迅速的中国,常年出口保持顺差,赚回来大量美元,按照正常市场规律,人民币会迅速升值致进出口平衡。

目前解决人民币贬值的更好方式就是投资理财,目前政信收益8%—10%,额度也大多靠抢,目前投资理念为短线投资为主,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中,学会分散投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