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转债投资者需要简单有效的业绩评价标准或历史回测工具。在本专题中,我们介绍了转债指数编制与转债策略回测的概念、理论及实现方法,并对投资者较为困惑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验证。随后我们从估值、绝对价格、流动性、YTM、信用评级和发行规模等方面出发,实现了19种单因子策略,同时以小票择券为例对比了2种组合型策略。最后,我们以高性价比择券思路为核心构建了1种增强型策略,长期来看表现较为理想。当然,历史回测不代表未来,也无法应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人尽皆知的策略一定会失效。

为何要编制转债指数与进行策略回测?

转债指数与策略回测分别是什么?本质上,两者是同一种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无论是编制转债指数还是进行策略回测,其最终目的都是寻找更有价值的“Beta”。但二者之间也有差异,主要在于:1、应用场景不同;2、计算时侧重点不同;3、对样本缺失的处理方法不同。最终,我们编制转债指数和进行策略回测是为了:1、通过基础指数充分反映转债市场的整体表现;2、通过风格指数满足投资者对不同风格个券的观察需要,同时呈现其回测结果供投资者取舍;3、为转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分析工具和业绩基准;4、顺应趋势,助力债券型ETF、转债ETF的高速发展。

如何编制转债指数?

具体的编制过程涉及样本空间选择、指数计算和调整方法三个方面。首先,我们选择历史上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全部可转债、公募可交债,以2002/1/4为基期,100或1000为基点;其次,我们理论上采用派许加权方式,实践中使用除数法或递推法计算每期指数;最后,按时定期调整 及时临时调整,并在个券因非交易因素变动时修正除数。

如何进行转债策略回测?

与编制指数不同,转债策略回测则是模拟投资行为,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地,可分为三步:首先,初始化条件,包括确定样本空间、设定初始资金和回测起点、设置持仓和净值记录;其次,模拟投资行为,包括模拟调仓并生成调仓时间序列、模拟择券行为和记录持仓权重;最后,采用计算机编程进行计算与分析,求出期望收益、波动率、夏普比率等评价指标。

转债指数与策略回测的历史表现?

首先,我们构建了19种单因子转债择券策略,并根据结果得出五个结论:1、“便宜就是硬道理”,但不绝对;2、高估值好还是低估值好?低估值胜出;3、规模因子,小盘转债明显表现得更好;4、股债因子看,平衡型转债是基础配置;5、高YTM似乎比低价更有效,当然,身处特殊阶段也是原因之一。然后,我们尝试了两种更复杂的转债策略。1、我们较为推崇的高性价比转债策略,从结果来看仍是目前较佳选择;2、针对中小品种,则是以绝对价格为锚,投资处于中间分位品种的策略更优。

增强型转债策略与组合型转债策略

除了单因子策略,我们还尝试构建更复杂的转债策略。第一种是增强型转债策略。其拥有更严格的仓位控制和择券行为。我们对高性价比策略进行了回测,并证明了该策略长期看可能是最佳选择。第二种则是组合型转债策略。组合型策略是将前面所提到的单个策略组合起来,实用意义在于“控制变量”,以验证哪些策略结合会产生更佳的效果。例如,我们简单构建了两种不同的小票策略,最终发现投资绝对价格处于中间分位的小票策略明显更优。同时投资者也可以借此举一反三,尝试其他不同的组合型策略。

风险提示:结论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失效风险;指数编制方法存在细节差异。

本文源自华泰证券研究所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