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9日起至8月13日,为期一个月的2021雪球直播节年度盛典活动重磅上线,此次直播节百位影响力的顶尖投资机构专家、财经行业意见领袖以及雪球站内人气用户将跟投资者分享未来十年的投资机会。

以下内容选自2021雪球直播节:

时间:7月23日20:00-21:00

主题: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习基金投资?

嘉宾:@零城逆影 基金组合主理人

零城逆影:我是在雪球上直播,给大家看一下二季度的管理规模情况,除了董承非规模降了一些,其他人规模都还在暴涨。我关注了大概有166个基金经理,上季度环比增长了9.46%的管理规模,特别是头部这些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还在增长,刘彦春、葛兰都增长了蛮多,周应波。所以现在基金还是挺火的,并没有因为波动加大大家就没买基金。

大家好,我是零城逆影,非常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来看我的直播,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习基金投资。为什么聊这个呢?因为很多人都是通过家人朋友,或者是互联网接触到基金的,就开始买了,由于基金的门槛比较低,大部分人都还不了解基金的知识,很多人都是跟风买的,甚至搞不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有的稍微上近一点,在自己买的基金下面的讨论区里面进行交流和学习,但其实你会发现,在这些平台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涨的时候大家都夸,跌的时候大家都骂,还有的人说基金经理“偷吃”。有的人在这个渠道看到我的文章,或者是其他基金自媒体的文章,开始对基金进一步的学习,每天看公众号基金相关的文章。虽然我是基金自媒体,但是其实我认为这种每天看订阅号的方式并不是学习基金的好方法。究竟如何学习基金呢?今天我谈谈我的看法,我会把基金从入门到精通大概讲一遍,都是我自己的经验,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说一下小白如何学习基金?其实我一直觉得买基金很容易,注册一下,绑上卡,很快就可以交易了。选基金也很简单,随便打开一个基金的软件,他们首页推荐的这些基金其实都不错,而且现在像我们这样做基金自媒体的博主这么多,大家都会推荐和分析一些好基金。好的基金基本上明牌,像富国天惠,易方达中小盘,兴全合润,中欧新趋势这些名牌基金,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买这些基金赚得少,甚至是亏钱呢?究其原因还是大部分投资者缺乏正确的投资理念,作为投资底层的基础。说白了,读书太少了,没有良好的投资理念作为基础就乱买基金,即使你和高手买的是同样的基金,还是有可能因为你追涨杀跌最后造成亏钱。

下面我讲讲如何真正的基金入门?首先我认为应该是要看,要做好基金投资,首先不是学习那些基金的知识,而是学习先进的投资理念,书本上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闭环的投资框架,而订阅号每天更新文章的形式还是太碎片了,如果想要系统地学习投资理念,唯一的方法就是看书。我这里说的不是看基金方面的书,其实基金很简单,即使不看这些基金的书,对于基金一知半解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你遇到什么不太了解的名词,比如说场内基金,基金套利,或者是FOF这些,遇到这些词临时百度一下,或者是搜一搜自媒体的科普文章,基本上也都应付了。所以我觉得基金投资当中真正比较难的,就是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这就需要大家多去看一些投资和经济学相关的书籍。比如说巴菲特、格雷厄姆,虽然这些书写的都是股票投资,但是与基金投资的理念都是相通的,因为我们买的这些偏股基金,持有的也是股票为主。

接触投资的早期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一开始就误入歧途,错误的投资理念可能会让你绕很大的弯,有的人甚至绕不回来,最终影响了你的收益。只有通过看这些投资书籍,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真正解决买基金赚钱的问题,甚至是对你整个人生、教育、事业都有比较好的指导意义。我这边简单列了一个书单,这些书我认为是基金入门比较有代表性的书,我也晒一下我的这本书,是我最近搞到的,有华夏基金蔡向阳签名,是张磊的《价值》。我知道大家可能会吐槽,大家都觉得平时看那些碎片化的东西,一本书太厚了,太长了,可能有的人说超过两千字就看不下去了。其实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这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如果你没有看十几本书就想做好投资,这怎么可能呢。只看一些简简单单的订阅号的文章或者是视频,就开始做基金投资,大概率会变成被收割的韭菜,否则的话,基金投资就太容易了。而且大家想一想,写一本书难,还是写一个公众号难?写一本书至少一到两年的时间,有资格出书的肯定也不是等闲之辈,我列的这些,基本上都是国内外的投资大师。如果是写公众号的话,这个门槛是非常低的,谁都能写,我能写,在座的各位其实也都能写。其实很多大V的水平都参差不齐,有些人一天就能写一篇,我这种写得比较慢的,两三天就可以写一篇。这种文章和书相比,质量能保证吗?我这样一说,大家应该都明白,如果真的想做好投资的话,还是要去好好地读十几本书,才有可能真正把基金投资做好。

而且看完这些书,大概就能知道价值投资是怎么回事,也会明白不同投资风格的差异,相信大家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投资理念。其实每个人的风险偏好,还有他的认知,以及他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三观也不一样,准确地说,读这些书可以找到一种,经过这些投资大师实践证明有效的,同时也是适合你的,你认同的投资理念。

你读完这些书,已经有了正确的投资理念之后,对于你来说,买基金赚钱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了,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觉得还要补充一下关于基金方面的知识,我就推荐大家看一下银行螺丝钉的《指数基金投资指南》,看这个书可以学习基金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有一本是《手把手教你学财报》,这本书是唐朝写的,是讲基本的财务知识,看完这两本大概就知道基金是怎么回事了,也会有基本的财务知识。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基金不需要太多的财务知识,如果你有时候遇到一些不懂的关键词,或者是知识盲点,临时百度一下,也是来得及的。

第三步是在实战当中学习,有了基础的学习理念,大家可以拿一些钱去投入,这样也可以更好地促进你的学习。之前我们文章其实也提到过,大V和机构的新组合可以取得比较闻见的,而且也不错的收益,头部也不错,比较适合新手,新手一开始可以把大部分的基金放在用于跟投这些基金组合上,确保一个稳健的收益,你可以留小部分的资金自己去买基金,建组合,边买的过程中边学习。新手一开始不需要急着确定自己的投资方法,或者是投资组合,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看待投资,哪怕经常调仓,或者是调整也没关系,只要你还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当中,哪怕是犯一些错误,也没关系。这个也算是交一点学费,因为基金投资还是分了主动基金,指数基金,还有固收类的基金,还有另类基金,也有封闭基金、场内基金、三年持有型的基金,可以做定投,有些还做轮动,或者是择时,其实还是有很多花样的,一开始大家都可以去试一试,慢慢才能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我还是强调一下,小部分尝试一下就好了,千万不要盲目自信,如果大量的资金都拿来自己瞎折腾的话,可能最后收益还不不如跟投那些组合比较好,跟投那些组合,可以让你确保有一个稳定的收益。什么时候可以拿钱自己去投资呢?等你的投资框架慢慢稳定了,投资收益不能够稳定地超过你跟投的组合,到时候你再慢慢把资金挪过来自己做投资就可以了。后面我还会再展开讲一下。

第四点,从自媒体当中学习。可能光看书不够,毕竟书本知识有时候无法与时俱进,所以还是有必要关注一些媒体或者是订阅号,来获取一些资讯,还有一些最新的分析。我建议大家尽量还是选择那些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订阅号,最好还是经常筛选一下,因为不同的大V其实他们投资理念也不一样,差异可能也会很大,水平也参差不齐,特别是现在信息爆炸,如果说你不懂得筛选的话,那么多信息都去看的话,会浪费很多时间。我列的这些是平时我自己经常看的公众号,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

第五点,看基金经理的访谈。基金经理他们为了宣传自己,他们经常会做一些路演或者是访谈,一般为了卖自己的基金,一般都会把自己多年以来的投研经验毫无保留的跟大家分享,而且他们会提炼得很精炼。有些基金经理会讲自己的投资理念,有些可能会介绍他自己完整的投资框架,有些会讲他具体如何选股,有些还会讲他们会介绍这个行业发展的前景,投资机会,还有一些会讲当前存在的风险,有些会讲自己犯过的错误。我觉得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学习素材,不仅可以了解这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看看适不适合你,而且还可以收获很多投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还可以掌握一些资讯,用于借鉴自己的投资,指导自己的操作。所以说,我很喜欢看基金经理的访谈,尤其是看那些明星基金经理的访谈,比如说张坤、朱少醒,邱国鹭等等,我经常看得忍不住鼓掌,还要做笔记,摘抄还有一些基金经理我看了也读不下去,这种基金经理就记入黑名单,这也是筛选基金经理的过程。

怎么搜基金经理的访谈,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算是我的独门技巧。大家可能有的人习惯了在百度上搜索,其实我觉得微信订阅号里面的搜索比百度搜索还好用一些。我一般会主动去搜我想看哪个基金经理的访谈,输入某某某的访谈,或者是某某某演讲,或者某某某采访就会出来。或者直接搜朱少醒,他名字比较特殊,就会出来很多相关的文章。我试过很多次了,这上面搜索会比百度上搜得更全一点,更有针对性一些。

跨过了入门的基金投资门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基金投资者,就要看你能不能较好地做出这四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大类资产的配置,和你的投资理念有关,也跟你的风险偏好有关,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比如说你如何去配置大类资产的比例,包括权益、债券,或者是黄金、期货,还包括国内市场、国外市场等等,这些大类资产如何配置这个比例,还包括你是选投股票,还是投基金,基金里面你是选主动基金,还是指数基金,或者是你选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或者是要不要配置行业基金,这些选择都会最后带来很大的差异。

我举几个例子,过去三年,如果你是配置股票比债券是2:8,过去三年获得的收益就会低一点,大概是40%左右,但是与此同时,组合波动也会比较小,过去三年,年化波动大概是8%左右,熊市的时候,回撤也会比较小。如果你配置的是股票,2020年3744支股票当中,只有1929支涨幅是正的,有一半还是下跌的,而且这个股票的涨幅中位数只有1.16,你觉得你的收益可能是多少呢。如果你选择了股票型基金,过去三年可能就不错,股票基金业有不同的类型,比如说你选择的是指数基金,假如是沪深300,过去三年大概是47%左右,年化波动率大概是20%左右,如果你选择的是主动基金,哪怕你只是买到了中等的主动基金,丢飞镖随便选一个,收益也会比指数好,过去三年偏股基金平均都有97%左右。或者如果你配置了海外市场,比如说配置了港股,或者是黄金、原油,最后的收益和波动都会不一样,这些差异都是大类资产配置带来的,这个配置还是差异很明显的。但是这种差异很难说怎样是最好的,因为大类资产只有适合你才是最好的,而且他会随着你的年龄和收入发生变化,比如说你年轻的时候,可以稍微激进一点,年纪大了,就稍微稳健一点。

下面再说一说第二个选择,选择投资理念或者是投资方法。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框架或者是理念,整个权益的投资,按照理念分的话,这是我自己分的,大概有以下七种,价值、成长、质量、均衡、量化、自上而下、景气趋势这七种。我大概简单讲一下这几种风格,价值风格,就是做深度价值的,或者叫低估值价值,红利策略其实也归于价值风格里面。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买那些估值便宜的股票,赚价值回归的钱,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说格雷厄姆,还有A股里面的徐彦(音),他们都是代表性的。代表性的指数有300价值、中证红利、标普、沪港深价值等等。

成长风格,他们主要就是买那些高增速的,行业空间大的,他们主要是用PEG这个指标来选股,比较喜欢像科技、新能源、创新药这些行业,代表性的人物,比如说国外的费雪,还有公募基金里面的朱少醒,代表性的指数有300成长,或者是创业板,或者是科创板。

质量风格,这个词主要是我在用,也有人叫他是价值成长,我是从指数这一块儿里面把它挪过来的,这种风格的特点就是追求确定性,不喜欢太多的变化,比较喜欢这种高ROE的好赛道,好公司,而且比较稳定。最经典的就是茅台,或者是巴菲特投的可口可乐,这些都是不容易变化的公司,不像手机,过几年手机就变了,整个行业变了,可口和乐、茅台这些几十年以后,大家还在喝,变化比较小,确定性比较强。代表性的人物像巴菲特、查理芒格,张坤,他们都是质量风格的。代表性的指数有红利潜力和央视50,这些都是质量方面的指数。

均衡风格,各种都有一点,行业比较均衡,注重性价比,可能封隔液比较均衡,市值比较均衡,市场比较均衡,这种风格能适应各种行情,什么都有一点点,比较代表性的是谢治宇还有王崇,都是比较均衡的。沪深300,也算是一个比较均衡的指数。

另外就是景气趋势、行业轮动,今年这些风格的投资基金冶金都非常好,他们的特点是做轮动,或者是趋势,跟踪行业的景气度,换手也比较高,比较有代表性的基金经理是崔莹、李晓星,他们是做行业景气度的。

还有一种投资风格,自上而下,看的是比较宏观的东西,比如说关注政策变化,或者是利率,货币政策,还有像贸易战,股债性价比等等,看这些宏观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的投资。比如说张新华,还有李永兴,就是做自上而下的投资。比较代表性的策略股债轮动,也是自上而下选择股票和债券的比例。

最后一种是量化,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的手段,使用各种量化的方式选股,分为量化交易,还有量化基本面选股,比如说各种指数增强基金,大部分都是用量化的手段实现的。私募里面的幻方九章,中证500量化多策略,是用量化交易的方式获得超额收益的,这个交易说白了就是割韭菜。

这七种投资理念,我建议大家首先选择自己认可,也了解的投资理念去投资,如果你投资了那种不是很认可的理念,在市场大幅波动当中是拿不住的,很难坚定地持有。如何判断你认可哪种投资理念呢?就是我前面说的方法,就看这些经典的书,比如说巴菲特、格雷厄姆、费雪,这些书都看一遍,就知道投资方法的差异,也会渐渐对这些投资方法有自己的偏好。

如何辨别一个基金的投资方法,主要是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看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你去了解他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对照他的一些数据,看看他是否是知行合一,如果是指数基金,就是看编制规则和数据就可以了。说来说去,一定要挑选自己认可的投资方面,才能坚定地持有。但是,挑选正确的方法才能让你赚到最多的钱,究竟是认可重要,还是正确重要,大家想一想,可以回忆一下,我觉得还是认可最重要,我们常说投资是赚认知的钱,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即使你凭运气赚来的钱,还是会凭实力输掉。其实这些投资方法都能赚钱,但是都有失效的时候,只有你对这个方法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帮助你持有。只有长期持有才能赚到钱,如果你是追涨杀跌这种墙头草,是很难赚到钱的。我个人比较认可质量风格,这张图是质量、成长、价值、均衡四种风格过去11年多的收益风格,质量风格,央视50的收益最好,价值风格收益最差。如果你在十几年前,很早就认可了质量风格,买了质量风格的基金,到现在收益就会非常理想,如果认可价值风格的,可能收益就比较差,这11年跑输质量风格126%。如果你是追涨杀跌,可能还不一定能取得这个收益,不管怎么说,这种收益的差异其实就是投资风格带来的。最终不管是哪种投资方法,还是有正收益的,300价值,虽然说过去十年表现最差,但是其实看过去成立16年,也有10.4%的年画收益率,大家可以想一想,过去A股这么多年,究竟有多少人赚到了10%的年化收益率,有多少人是亏钱的。所以我说一定要有足够的认知才能拿得住,比如说质量风格,看这十几年,收益很好,其实最近这一年波动也挺大的,如果你在他好的时候,比如说你在这个点买进去,当他不好的时候又卖掉,又去追别的风格,可能这样来回调整,最后还是负收益。不管怎么样,坚持一个投资理念,肯定要比追涨杀跌要好。

第三个选择,同一种风格下挑选基金经理,因为同一种风格,或者是投资方法,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基金经理,他们会去使用,他们的水平差异也会带来业绩的差异,我们要尽量找到同一种投资风格下最好的基金经理。比如说质量风格,根据我的研究,我觉得最好的是张坤和刘彦春,2019年以来,是质量风格的牛市,他们两个业绩也确实表现不错。如果你的选基水平不行,虽然说你看好质量风格,认可这个理念,但是没有选到最好的,可能就选到了比较中等的,比如说雷鸣、郭杰,其实收益也是不错的,雷鸣也有150%多,还是好于价值风格里面最好的基金经理谭丽,哪怕你选到了质量风格里面表现中等偏差的基金经理,可能还是会好过其他风格里面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这种差异就是投资风格带来的差异。所以说大家即使选对了投资风格,还是要选基金经理,选基金经理的这个筛选,更多的是日常性的工作,基金经理实在太多了,上千位,还不断有新人冒出来,很多老的基金经理,因为管理规模偏大,或者是当了领导,精力不足,就会造成收益下降。所以选基金经理就像在海边一个一个翻石头,你想找到一块漂亮的石头,就得一个一个去翻,一个一个去研究这个基金经理,这也是我作为基金自媒体大部分时间在做的工作,就是去分析这些基金经理。

我分析基金经理主要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我主要会看这个基金的管理规模,以及持仓,还有历史业绩,以及换手率,持有人结构,仓位择时,机构占比,还有包括这个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以及他的所在的基金公司等等。定性分析包括这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以及投资框架是否完整,还有看他投资理念和表现的是不是知行合一,通过这两个方面去交叉验证。

以前我觉得基金研究还是挺难的,但是现在随着信息越来越发达,加上网站提供的数据也越来越全面,现在其实研究基金已经越来越容易了,而且现在有很多基金自媒体都会去发掘,找到一个好的经理并不难,相对来说这个选择会比以前容易多了。

第四个选择,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选哪个?因为现在一个基金经理通常管理很多支基金,这些基金也会有差异,比如说大家可以看一下某位基金经理,其实就是归凯管理的不同的基金,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拉长,收益差异也会很大,比如说这个基金和这个基金,近两年收益差距甚至达到了64%,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这位基金经理,是李元博的,可以看到他的收益也是这样的,最近三个月好的有30%多,差一点的只有8%,大家可以看近两年差异也比较大,有184%,这个是132%,也差了50多。假如好运一点,选到了好的投资方法,好的基金经理,却没有买到他最好的基金,甚至买到了最差的,其实也挺郁闷的。所以我们选基金经理的时候,选到了以后,还是要尽量去挑选他最好的基金,怎么选业绩最好的呢?一般是根据规模,这个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运作费率这些因素去选。比如说尽量选管理规模小的,投资范围大的,运作费率低的,基金经理重视的,股票仓位高的,基金经理独自管理的基金。这样的话,可能会是他管理众多基金当中业绩比较好的。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大家感兴趣可以翻一下,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

上面我说的这四个选择,是递进关系,越往上越重要,但是越往上也越难,越往下,就越不重要,但是越容易,我觉得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我建议大家还是先去攻克这个容易的,先把你容易把握的收益把握住,再慢慢的递进,去攻克这些有难度的。如果你能够轻松和明确地做出这四个选择,我觉得可以恭喜你,基本上你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基金投资者,不仅可以确保赚钱,而且还能取得这个市场上至少是前1/4的收益。当然我知道这个还是挺难的,可能大部分人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不然的话,可能就不会来听我的直播了。

所以接下来我还是再重点讲一下,新手小白如何投资基金。第一个建议,前面也大概说了,跟投大V和机构的基金组合,或者是购买投顾服务,这个话题我之前的文章直播也说过很多次,我就简单讲讲,大家可以拿自己的业绩对比一下,比如说比较有名的,机构的交银带飞组合等等,这些组合的业绩,他们基本上都成立了三四年以上,也是比较长的周期,都能排在混合基金的前1/4。假如你的业绩过去跑不赢这些组合的话,我建议你就别自己瞎折腾了,直接跟投这些组合就好了,哪怕交一些投顾费也是值得的,因为投资终究是很专业的事情,不光是选股难,选基也很难,把这些钱交给专业的投资者还是最好的,收益肯定也会更高,大家没必要跟自己的钱过不去,还会有更多的时间认真工作,休闲旅游,陪家人,也比拿来自己浪费好。

我知道,可能还是有一些投资者,还是想要自己去配置基金,我就建议还是尽量去均衡配置,为什么均衡配置?因为有些投资者可能不理解,特别是过去两三年,可以看到成长风格的指数,或者说成长风格的金表现都明显更好,好于均衡风格。他可能就会讲,我为什么不全仓成长风格,全仓配置质量风格也不错,干嘛均衡配置呢?新手有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新手没有自己成熟的投资理念,第二个是新手很容易追涨杀跌。众所周知,判断市场风格是很难的,别说散户,就连机构投资者也做不好,比如说近一年,市场风格就是在来回来回的变化,各个行业轮番表现,比如说近一年,去年三季度,也是7月初,银行突然开始大涨,涨了几天,后来就是顺周期的比较好。到了今年年初,核心资产大涨,春节后又变成了价值风格和港股表现比较好,到了二季度又是之前一直下跌的科技股表现比较好,最近这几天创业板又在跌,风格变化确实很快。作为一个新手来说,本来你对投资的认知就比较深,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波动,如果你买了基金,或者是买了基金经理,当你的基金不在市场风口的时候,就很容易影响你的持有体验,就容易拿不住。如果换基金,追这个市场风格,又会很心累,因为市场风格一变,你就得跟着他变,但是市场风格是风云突变,所以说追风其实是很难的,很容易被来回打脸,而且还消耗手续费。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支基金,他是均衡配置的,每种风格和板块都有一点,又能稳定的战胜指数,是不是就会持有的很幸福?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自己投资理念的新手来说,如果你又想自己学习,一开始最好的办法,就是均衡配置。均衡的好处,就是什么都有一点,不管市场风格怎么变化,都不容易跑输大势,而且可以避免你自己追逐市场风格。

新成趋势(音)就是一个比较均衡的基金,其他风格的基金可能超额收益都会有一些不太稳定,波动比较大,好的时候特别好,但是又会有一阵子跑输市场。好的时候一下跑赢很多,风格不在的时候,回撤比较大,跑输市场,这些都是属于超额收益不是很稳定的基金,符合市场风格的时候,可能超额收益一下很长,但是不在市场风格的时候,又会很差。

相对均衡的风格基金,他们的超额收益就比较稳定,什么时候买都可以获得稳定的α收益,配置这些均衡风格的基金,或者说你均衡地构建自己的组合也可以,可以降低你整个组合对于一些宏观经济,或者是利率变动,或者是行业景气,市场风格,各种风险都可以降低风险的暴露。

大家听我一讲均衡还是挺简单的,就是什么都来一点,但是真正做投资,均衡风格还是挺难的,因为不仅要做到行业上的均衡,还要做到风格上的均衡,最好还有市场的均衡,比如说A股,港股都有一点,或者是市值的均衡,比如说大盘也有,小盘也有,这样的话,才能保证不管市场风格怎么变,你都会有一个比较不错的超额收益。这就要求基金经理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能力圈,而且要经验丰富,心态也要比较强大。因为只有你在各种风格,各种行业都投过的情况下,你才能够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在不同的行业,都能产生超额收益。

根据我的研究,其实公募基金里面长期保持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并不多,我觉得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大概有这些,周蔚文,董承非,谢治宇、王崇、赵晓东、杨明、余广、乔迁等等,大家可以看,这是兴全合润的超额收益,非常的稳定,你感觉不到市场风格对他来说有什么影响,这是杨浩,他也是比较稳定的,偏成长一些,这是董承非,这是周蔚文的,我觉得杨浩这个真的做得很好,超额收益非常稳定。这些就是均衡风格的好处,你可以理解为沪深300增强,不需要担心市场风格怎么变化,甚至不用关心市场都可以,基本上任何时候买入,都可以获得很稳定的超额收益。这种均衡风格是非常适合作为组合底仓,而且也适合定投,你投起来以后比较轻松。如果你配制很偏激,全仓这种风格,你就很容易受到市场风格的变化。所以我建议投资者,特别是新手,当你对投资风格有了一个更深的认知以后,有了坚定的投资理解的时候,你可以去做一些风格上的偏离,但是在这之前,尽量还是均衡的配置。

还有就是行业基金,我建议大家谨慎配置,我知道最近有很多人配置了科技和新能源,也许最近的收益会不错,但是其实行业基金和全市场基金,虽然是两个字的差异,背后需要的投资理念差异是非常大的,投资行业基金最好是你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否则波动是非常大的,投资者很容易追涨杀跌,或者是在高处买入,最后造成亏损。

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些,接下来还有一些时间回答一些问题。

刚才有人问易方达亚洲精选,这个基金确实是,我买这支基金也亏了很多,之前我写了好几篇文章讲这个基金,我还是坚信张坤的,我对他投资理念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之前他投这个基金管得不太好,最近几年还是有认真对待,但是确实又运气不太好,碰到互联网和教育股都被杀跌得比较严重,特别是教育行业,看到他二季度已经调出了。我们选基金,首先还是看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如果你认可他的投资理念,他去买什么,你不用太在意,调整或者是不调整,不能因为基金经理买了哪支股票就买他的基金,如果他不买就不认可他,首先还是看这个基金经理的理念你是不是认同?张坤的理念我认同,即使他调整或者不调整,我都是支持的。

有人问明星基金经理规模比较大了,但是那些中生代基金经理又不太出名,这种情况下如何选?这确实是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前投资,前几年投资的时候,还是挺幸福的,买那些好的基金经理,也不需要跟别人抢,就是自己默默的买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好的基金经理,大家都知道了,都买爆了,易方达蓝筹精选我想买都买不了,一天只能买两千块钱,确实挺痛苦的,他们的管理规模,张坤,刘彦春已经一千多亿了,肯定会有影响。我昨天还问姜成(音),他说管这么大规模,想买的股票买不了,想卖的股票也不一定卖得了,就是规模太大造成的,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选择一些投资经验还不够,管理规模更小一些的基金经理,这个对选基的要求就更高了。以前只要选到好的基金经理,一直持有就行了,现在好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都很大,就不得不选一些次好的基金经理,保证不受到规模的影响,这对你投资研究的深度要求更高了。我自己也觉得,现在研究基金没有原来这么容易了,但是这没办法,如果想获得更好的收益,就是要不断去发掘。我现在也是一直在不停找哪些基金经理可以替代张坤,我也写了很多文章。

怎么看待杨浩近期的表现,之前以控制回撤著称,今年回撤很大。今年很多基金经理业绩表现都不怎么好,反而是那些比较年轻的,比较激进的,他们的业绩比较好。我最近也看了很多基金经理的业绩,假设现在是牛市的中后期,比较稳健的基金经理他们在牛市,因为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牛市的中后期反而是偏稳健的,可能会造成收益不太好,反而是比较激进的基金经理,为了搏出位,或者是经验不够丰富,敢于比较激进地配置,说白了,就是敢于追已经涨了很多的股票。虽然从结果来看,目前的业绩很好,但是我觉得我们买基金,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卖,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牛市结束,所以我们才去买基金。现在已经作为偏股基金涨了两年多了,累计涨幅已经挺大了,整个市场的估值差异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持有的基金跑输,没关系,大家忍一忍,这种极端的差异,相信不会持续太久,而且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他们普遍表现不好,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稳健的风格造成的所以我自己是配置比较多,还是一些谢治宇、张坤这些,他们业绩确实表现不好,我还是选择相信他们。

这两位基金经理异军突起,你怎么看?这个经理我不认识,一个人的精力确实是有限,我关注的基金经理也不多,大概就是一百多个,不断有新人基金经理涌现,如果每个基金经理短期业绩好,我都去研究的话,这样太累了。我一般会等一个基金经理至少三年以上不错的业绩,我才会考虑研究,如果刚任职一两年,哪怕阶段成绩好,我也不会看,否则的话,研究的成本太多了。

今年的行情适合规模小,换手率高的基金经理。一年的行情很难判断,今年的行情确实首先是中小盘表现得比较好,那些管理规模比较大的基金经理肯定是无法参与的,即使参与那些中小盘,也买不够比例,最后对于他的业绩产生不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说今年的市场风格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基金经理确实是天生的劣势。管理规模小,也不一定就能把握住这些机会,还是要辩证地来看,首先还是看这个基金经理他对投资理念是不是认可。

深红利和中证红利是否值得持有?其实这两个指数虽然说都叫红利,差异还是挺大的,深红利是集中在深圳市场,而且加权是市值加权,结果上来看,深红利这个指数反而是一个比较偏质量的指数,权重股也是高质量的,比如说格力、五粮液这些高质量的股票,我一般把它视未知量风格的。中证红利是标准的红利策略,是有股息率加权的,结果上来看也是偏红利的走势。这两个指数还是要看你认可哪种风格。

港股这个市场挺奇怪的,虽然说港股的上市公司都是中国的,但是投资这些公司的人却都是海外的投资者,海外的投资者始终把港股作为一个可配置,可不配置的一个市场,当他需要配置的时候,就会配一些,如果这个钱要用在别的地方,可能就不配了。所以港股整体还是看海外投资者对港股,或者是对整个中国市场的看好程度。海外投资者,他们很多又不是很了解中国,特别是这两年有些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印象不好,把中国的股票也卖带了,所以港股这几年确实表现不好。在疫情,香港游行期间都跌得比较惨。港股也受美股的影响比较大,这个市场很难和A股相提并论看待。但是目前港股,H指数已经达到接近140了,同样的股票,A股比港股贵了40%,性价比上来说,港股还是比较值得配置。而且港股有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的公司上市,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可以投港股,虽然这些新经济的公司,包括中概股去港股上市,港股的结构也会不断改变,再加上内地资金南下越来越方便,一定会有很多资金去港股配置新经济股票,慢慢就会给港股带来量变到质变。所以,长期我还是比较看好港股的投资价值,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南下资金一下就占领港股,夺得港股的定价权,优先还是看好港股的新经济,特别是港股有,A股没有的股票,内地的资金比较愿意配置。比如说互联网、物业、生物医药的股票,只有港股有,A股没有,内地资金南下优先就会配置这些股票,这些股票的价值被发现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

基金经理的业绩可以延续吗?很多人其实是看基金经理历史业绩去选基金的,但是我们买基金,买不到历史业绩,只能买未来业绩。历史的业绩好,不代表未来就好,这个例子其实已经有很多了,比如说前几年任泽松的业绩非常好,后来业绩就非常差,他过去的业绩好,很多人就追进去了,如果你对这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对于这个基金经理的业绩怎么来的判断不了,你也很难判断这个基金经理的业绩能否延续。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看业绩去选基金,而是要看这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如果他有一个完整的投资框架,投资理念也比较认同,管理规模也适中,他的业绩大概率能延续。

另外就是选择任职时间比较长的基金经理,像周蔚文已经管理了15年了,还有谢治宇,也管理了将近10年,他们有一个较长的优秀的业绩,当一个学生过去成绩一直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断他未来大概率可以维持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你不能说有一个学生这次考试偶尔考得比较好,你就认定他未来一定能考得好,所以还是尽量选择一些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基金经理,他用时间证明了他的能力。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比较长,但是业绩又表现不是很出色,这种基金经理我觉得也可以淘汰了。

蔡向阳,我那天去华夏策略会,在后台抓到蔡向阳,找他签了一个名,还跟蔡向阳聊了一会儿,我感觉这个基金经理还是挺好的,他的投资理念和张坤、刘彦春也挺像的。他一个是看好互联网,另外就是不容易被互联网颠覆的品牌,这个框架其实很简单,但是背后还是蕴含了很深刻的投资理解。我跟他聊,问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互联网怎么看,他说互联网短期来看确实是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因为在我们中国,可能不像海外,中国可能还是比较注重社会的公平、平等,中国不会让一个企业挣很多很多钱,甚至是不顾社会责任。我们首先还是社会的效率优先,所以说现在的观点,大家认为互联网以后可能赚不了那么多钱了,不像以前那么赚钱了,现在互联网面临的也是一个杀估值。我还问了他教育行业怎么看,他说教育行业受到政策行业的影响比较大,现在教育行业未来的政策并不是很明朗,所以可能有一些人会选择减仓,因为这个行业现在看不清楚,稳妥起见,他们就会选择减仓。但是教育行业的需求并没有持续,而只是他的供给发生了变化,所以说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是这个行业将来的投资机会是不是会在好未来身上,还是在新东方身上,这是不一定的,因为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可能面临一个重新的洗牌,也许将来会有新的教育行业的龙头企业诞生。所以说,这个行业发展机会很大,但是哪个个股能跑出来,现在还不好说。

他还谈到了电子烟这个行业,思摩尔国际,最近看他的股价跌了很多,其实他有70%的收益来源于海外市场,思摩尔国际并不太会受到国内政策的影响,反而由于前段时间国内出台了电子烟的政策,使得这个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这就出现了比较好的买入机会。

舍得也是,之前也是因为管理层出了一些问题,造成股价大幅下跌,其实白酒主要还是看品牌,品牌并不会因为公司法人出什么问题而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当时也是比较好的买点。

有人问白酒值得长期持有吗?我刚刚大概讲了一下行业基金,行业基金和全市场基金其实虽然名字很接近,但是差异其实很大的,你买一个行业基金,赚不赚钱,取决于你对这个行业认不认可,或者你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有多深。而我们买全市场基金,只取决于你对这个基金经理认不认可,对这个基金经理的认可有多深?这两个难度是差异很大的,你要问我哪个基金我了不了解?或者说我能不能把一个基金经理研究透?我是比较有把握的,如果你问我一个行业的机会究竟有多大,我真的很难说清楚。比如说我刚刚聊的互联网、教育,这些行业很多基金经理都看不清,更别说我们这些,平时如果不是在这个行业工作,也没有经常去调研这些行业,或者说没有很好的宏观思维,真的能看清楚这些行业吗?我觉得是很难的,所以我一般都建议大家谨慎地配置行业基金。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本身有很深的了解,比如说你就是从业医药行业,你看到这个行业很挣钱,你又了解这个行业的一些发展空间,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配置。如果绝大部分人对行业不是那么了解的话,还是尽量配置全市场基金,把选择行业的这项工作交给基金经理,这是比较好的。所以我自己很少配置行业基金。

已经九点多了,今天就先到这里,谢谢大家,聊了这么久,今后有机会的话再和大家分享,今天就到这里,也感谢雪球给我这个机会,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