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宣布,將於9月14日發行第七批銀色債券(silver bond),發行額最高可至450億港元,保底息率為4厘,均創此前新高。

銀色債券是香港政府在目前波動的投資環境下,為年滿60歲(即1963年或之前出生)的投資者提供的一項回報穩定的投資產品。銀債不設二手市場,亦是香港政府設計,希望其作為長者長期的收息工具。

此次銀債發行,認購期為2022年8月23日上午10:00至年9月2日下午2:00,最遲9月9日公布發行額、認購和分配結果。為期3年,每手1萬元,債券持有人將每6個月獲發一次利息,息率不少於4厘。

小額「開源」投資法,抗通脹之選?

近年來,香港為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發行了多種債券,除了銀色債券,還發行了通脹掛鈎債券(iBond)、零售綠債等。

IBond(inflation-linked retail bond,通脹掛鈎債券)由於掛鉤通貨膨脹、定期派息,且特區政府擔任債券發行人,信貸評級較高,一般而言違約風險較低。在追求穩健保值的投資者中頗受歡迎,成為對沖通脹及分散風險的投資之選。

本次發行的銀色債券條款及模式與IBond十分相似。由於政府為息率「保底」,故市民若成功抽到一手即1萬元的銀色債券,每年至少會獲發4%即400元的利息,若通脹率高於4厘,可獲利息會更多。

與IBond和綠債不同的是,銀債只限年滿60歲的香港身份證持有人購買,且不設二級市場。其他方面則與綠債和iBond相同,為期3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與通脹掛鈎。

銀債自2016起發行第一批,此次已經是第七批發售,息率持續走高 ,收益穩健。參考上批銀債每人最多獲配14手,市場報道建議認購25-30手會較「穩陣」,預計最高獲配20手左右,3年期滿利息預計可賺至少24000元左右。

「循環派發」,惠及小額投資者

根據政府文件,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且1963年12月31日(含)及之前出生的個人投資者可參與申購,每個人只可以提出1份申請,每個申請最少認購1手,即入場費為1萬元。

雖然不設認購上限,但分配方式與iBond相似,採用「循環派發」機制分配債券,盡可能滿足小額投資者的申請。

所謂「循環派發」,簡單理解,政府首先會向每名申請人派一手債券,若申請人數超過450萬則要抽籤決定誰可獲分配債券。(目標發行價為450億港元)

倘若有銀色債券剩餘,政府會向認購二手或以上銀債的市民,每人分發多一手債券,若債券不足令每人獲發第二手,則會抽簽決定派發。然後,政府會重覆使用此機制,向投資者繼續派發第三、第四或更多手的銀色債券,直至銀色債券全部分發完畢為止。

參考過往ibond認購情況,有投資者採用「人海戰術」,全家總動員去申請認購,有望盡可能獲分發更多的債券。

至少4%穩定回報,浮息與通脹掛鈎

銀色債券初定投資年期為三年期,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分為定息與浮息兩部分。

定息設爲4%;浮息是根據政府統計處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最近6個月的按年變動率的算術平均值計算,以減低通脹浮動所帶來的不明朗及爭議。

債券的年息以上述兩者的較高者為準,如果浮息低於4%,則會以定息4%計算。一般而言,通脹時投資者可獲得與通脹率相等的利息;通縮時則會獲得已訂明的固定息口。由於目前通脹正緩緩上升,債券息率超過4厘的機會較大。

利息收益计算公式

以首個付息日(2023年3月14日)為例,利息釐定日為2023年2月28日,而浮息將是2023年2月28日前已公布的最近6個按年通脹率,即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的數據。

年息將於相關利息釐定日(一般為付息日的十個營業日前)釐定及公布,可查閱政府債券網站。(http://www.hkgb.gov.hk)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