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一篇文章,把我们从线下了解到的一线情况分享给读者。

一线情况

去年我们这边还去串成了一个属地的政信项目,但那个我们一直也没分享给读者,当时还是可以去做的,而且别人也只卖属地,所以没分享。

去年下半年在线下串项目时,有好区域的平台公司,就已经提前接到地方上监管层的通知,说以后城投不能再通过金交所向个人募集资金,要非标转标。平台公司也很难办,后来大家就想了个办法,您承销商要想卖属地政信,你就必须找正规持金融牌照的机构做的标债资管,然后标债资管还必须主要来买地方上的城投债券,然后地方上才允许您发属地,这种走标债资管间接去买城投债券,合规性上比定融强太多了。去年年底我们切换时,也是借鉴了资质比较好区域的玩法,我们肯定是要向更好区域学习。但主要还是ZJ会明确发文不允许,然后才加速我们去切换,当然我们提前也是预判到了非标定融可能玩不长久。

到了今年,我们这边也在串一些属地项目,还是想以做标债资管的为主,串的有些地方都拿到批文了,也允许发债,但标债毕竟是从资本市场上拿资金,跟风投资金类似,在国内几乎是最牛逼的融资方式,所以有些地方上不太愿意把城投债券卖给标债资管的散户,标债资管的债券的持有人,本质还是散户,标债资管一般名称也叫某某集合计划,一般叫集合计划类的都是散户资金。资本市场上存在强烈的鄙视链。有些地方上还是更希望找银行或者单一机构资金来买债,但也有一些地方有这个意向,所以我们也是一直都在最一线到处串、顺带打探第一手的信息。

隐债规模

关于地方上隐债规模,有人说是20万亿,有人说30万亿,也有人说50万亿,但这玩意一直未公开,2019年时有媒体报道规模是42万亿,但最近几年,上面一直都在开前门,堵后门,发了不少的专项债去置换掉了隐债,绝大多数地方也把隐债报上去了,然后也拿到了置换资金或者拿到了其它财政补贴。但极个别没去上报隐债,没拿到置换资金的地方,这几年日子就比较苦,然后前两年才会跑出来借高成本非标资金。拿到置换资金或者财政补贴的一般就没那么缺钱。去年年底,我们这边跑去问过本地的市级平台是否要资金,别人给出的融资红线是不能超过6.5%,超过6.5%的只有绕道走。

经过这两年置换掉部分隐债,也压缩了部分非标,但也因为疫情影响,现在隐债规模不好说,但上面是有一个债务系统的,专门监控地方债务,包括银行贷款、债券、信托、租赁、保险等各种持金融牌照机构的资金,都会纳入了那个债务系统里面去,只有上面最清楚下面的情况。以前金交所做的定融没被纳入那个债务系统,但整个金交所的存量规模也就几千亿,投放给城投的,估计也就占到一半左右。

城投融资来源

主要还是银行,超过一半以上;从公开市场上发标债融资的占比估计在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存量规模在13万亿左右;整个非标估计也就10%过一点,非标里面规模最大的还是信托类,政信信托类的规模估计有好几万亿,但非标政信规模一直在不断压缩,要求五年内压降至零,私募和租赁类的规模都小的多,其它的规模更小。

城投债券的主要持有者

城投债券虽然规模有13万亿,但据我们了解,城投债券的主要持有者还是在地方上,虽然城投债券发出来后,很多都是被银行、机构认购了,但国内的银行和机构,它的实控人主要是在地方上,大部分还是国资为主。所以城投债券最大的持有人本质是在地方上。地方上很缺钱时,就把手里面持有的债券抛一抛,不缺钱的时候,就收紧。城投债券就成了地方上调解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利器,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搁置一边。

有了这一层信息后,大家就可以想象,如果公开市场上发行的城投债券违约,最大的受害者是谁了。肯定是谁持有的最多,谁是最大的受害者。一旦某只城投债券违约,它会引发债券价格大跌,甚至把该区域内城投债券的价格都引跌,这样就会导致债券持有人持有资产大幅下跌,而金融机构往往又是有杠杆的,如果引爆,就跟因质押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有被强制平仓的风险一样,所以过去30年城投债券之所以有信仰,还是有它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

另外,城投融资来源主要是银行,如果在公开市场上发的债券违约了,银行会人认为您这是异常,然后会叫停对该平台所有的新增贷款,甚至还可以让到期的贷款不再续贷,未到期的叫您提前还贷款,以前放给您的贷款也会计入不良贷款,所以如果城投债券真违约了,对最大放款人银行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19年底HN永煤债违约,而且永煤还仅是产业类国企,不是城投,但还是被J行带的银团机构疯狂向当地施压,最后才解决了。如果真出实质性风险,不仅对整个区域有影响,对银行的影响也非常大。

所以城投虽然表面上是看信仰,但实质上违约的后果很严重。

一般是否发生终极风险主要看两点,一个是还款意愿,另一个是还款能力。就城投来说,各个地方的还款意愿都是很高的,还款能力看区域。

不是我个人鄙视私企,就拿H大来说,明知自己欠的债都要违约了,结果还年年搞高分红,高管年年拿高薪,从还款意愿上就很不强烈,都有恶意逃废债之嫌。个别私企,赚了钱搞高分红,赚了是股东个人的;没赚钱时,甚至把财报粉饰成赚钱,然后搞高分红;亏了钱就把债务留给公司,留给公司的债权人。这帮人精玩的太溜了,老百姓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通过各种渠道放给私企公司,结果私企老板拿去买豪车、买飞机、买游艇、在国内外买别墅、被投资人骂还不影响约会女明星,从良心上就坏透了,私人老板借了后,债多不用愁,压根就没想好好还您钱,这种还款意愿就有问题。

这次写得太多了,写起来就没完没了;其它的一线信息,就留着以后再抽时间分享给读者。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