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首只摊余成本法债基成立 南方恒庆基金募集规模超63亿元】5月21日,行业内首只符合资管新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券基金——南方恒庆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正式成立。成立公告显示,南方恒庆基金总募集规模达63.45亿元,总募集户数14906户。业内人士就此分析,凭借估值方法、运作模式、杠杆空间带来的优势,摊余成本法定开式债基将承接货基及理财基金转型的溢出需求,有望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中证网)问:债券估值方法有哪些?

债券的估值方法,可以分为“成本法”和“市价法”两大类。其中,“成本法”可以分为“买入成本法”和“摊余成本法”;“市价法”可分为“收盘价”和“第三方估值”,“第三方估值”分为“中债估值”与“中证估值”。

公众号“资管九日君”中对债券的估值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相关参考文章:

问:为什么摊余成本法比收入成本法更公允?

成本法的估值公式为:

债券估值=买入时的成本 应计收益

其中,

以买入成本法估值:债券估值=债券买入价格 应计利息以摊余成本法估值:债券估值=债券买入价格 应计利息 每日累计摊销的折溢价

按照买入成本法估值比较简单粗暴,但没有考虑到买入债券时候的折溢价,因此,以摊余成本法估值更为公允。

举个例子:某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0%,每年付息100元,到期支付本金。现购入价格为1079.85元。假设该债券实际利率为r:

可以算出实际利率为r=8%,则购入债券后,实际每期的现金流变化为:

假设在第5年时以1018.513元买入,应该以什么价格卖出(在第5年到期之前)?

如果按照“买入成本法”计算,债券卖出价格应为 1018.518*(1 10%)= 1120.364 元。

如果按照“摊余成本法”计算,债券卖出价格应为 1018.518 100-18.519 = 1099.94 元。

显然,以“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债券价格,更贴近于债券到期后的所得(即1000 100=1100元),而“买入成本法”计算的债券价格则虚高。

问:之前用什么估值法?

与摊余成本法的区别是什么?

目前对债券的估值通常采用市价法。机构方一般以第三方估值法为主流的估值方法。只有交易所债券才有收盘价,也就只要交易所债才能用这种估值方法。

市价法能够及时反映市场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影响,但也有不足:1)从市场或者第三方取得的估值价格可能不公允,导致反映的损益情况不准确;2)估值价格波动频繁,将为实现的资本利得直接计入产品账面价值不符合收益确认的实现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且容易降低产品净值的稳定性;3)在某一时期内产品收益率可能为负,不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理性的投资。

摊余成本法,是指将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

摊余成本法可以保持投资账面净值与收益的稳定,平滑产品净值波动,以满足投资者对于稳定收益的需求,且更便于投资者理解。但该方法有隐藏损益的风险,不能及时反映市场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影响,因此不适合高频交易的产品。

2018年上半年,资管新规出台,以市值计量为基础的净值化成为核心改革目标之一。2018年下半年,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也迎来整改,纷纷向短债基金与定开式债基的方向转型。除现有的货币基金、未整改的短期理财基金以外,摊余成本法定开式债基是唯一可使用摊余成本法的公募基金。

问:为什么此债基备受关注?

摊余成本法基金受到机构青睐 主要原因是基金净值波动小。机构对采取摊余成本法的债券基金存在较大需求。目前机构对基金净值波动非常敏感,净值波动大会对机构当期利润带来影响。

机构对债券产品布局时间偏长,在2年的投资周期中,希望基金净值不要出现大的波动。资管新规下不能期限错配,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要求期限匹配,而1年以内的债券收益不高,因此目前机构更倾向于封闭期较长的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

问:该债基运作模式、杠杆空间是什么?

运作模式方面,该债基采用“封闭管理 定期开放”的运作模式,每封闭运作一段时间再集中开放申赎。在封闭期内,没有赎回压力,基金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规模,可以配置收益高但流动性低的底层资产,有利于收益的提高。

杠杆方面,该债基的杠杆可操作空间比普通的债券型基金更大,当市场向好时,可以通过加杠杆来提高收益。定开式债基的杠杆率上限200%,高于开放式基金的杠杆率上限140%。

问:南方恒庆的行业介绍?

南方基金,是中国最早的基金公司之一,现在规模超过五千亿,是中国最大的中资基金公司之一。南方恒庆一年定开债A(007161)本质是上是一个债基,它的收益低于偏股基金,收益高于货币基金,且远高于银行存款。它的特色是,波动小于债基,收益等于债基,但波动远远小于债基。产品适合稳健投资人,适合保守投资者。

欢迎关注传道师长(chuandao_Man),查看更多参考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