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马克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而在投资界,也有一位“马克思”,他虽不留胡子,也从不以导师、教父、先知等名号自居,却依旧在自己的领域里“玩”到了大成,并被业界尊称为“垃圾债投资大师”。这个在投资界拥有庞大“粉丝量”的“非主流”大佬,就是橡树资本的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思,他还有个不太“霸气”的中文名字:马浩华。

便宜就是有好货

垃圾债到底好在哪儿?马浩华的解释非常“诙谐”:“也没啥好的,但因为我想要捡便宜,所以只能在‘垃圾堆’里寻找。”基于此理念,他于1995年创立的专注于高收益债和垃圾债券的橡树资本,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因为推崇“逆势”行动,所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几次比如像科技股泡沫破裂、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大规模的全球性危机,都让橡树资本赚得盆满钵满,其资产管理规模也呈几何倍数扩张。

2012年,橡树资本在纽交所上市。这家钟爱“经济低谷”的公司在它的上市文件中这样描述到:“疲弱的经济环境给我们带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和最好的投资表现。比如,我们的高收益债券策略在经济低谷时违约率最高,投资表现也最佳;受压债券策略和控制权投资策略从历史数据来看,也是在经济下滑时投资机会最多。”

喜欢在“垃圾”中找“黄金”,爱别人眼中的“砒霜”,橡树资本的成功也让华尔街的投资者认识到马浩华的“神奇”。那么这个长得颇有“哈利波特”神韵的71岁老头儿,是如何爱上垃圾债的呢?

马浩华于1946年出生,从小他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在沃顿商学院与芝加哥大学深造期间,深谙“世事无常”的马浩华逐渐意识到投资的真谛,那就是“付出10倍于常人的努力,在资本市场中找到那些尚未被有效市场统治的角落”。

而真正与垃圾债结缘,还必须要提到一个人,就是那个号称“垃圾债券大王”的迈克尔·米尔肯。在花旗工作几年并顺利升职后,马浩华见到了米尔肯,因为当时美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理想,许多高回报债券都被评级机构评为“垃圾债券”。彼时米尔肯却告诉他:“你现在买3A级债券,它的结果只能是下降,但相反的是如果你买入B级债券并且最终没有违约,那可能给你带来的高额回报会让你惊喜万分。”米尔肯的话深深影响了马浩华,而事实也是如此,当年那些令人“高枕无忧”的债券最后都没好到哪儿去,而一些B级债券却有可能通过提升评级或者被公司收购,为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

至此,马浩华终踏上了垃圾债券的投资道路,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始终践行“低买高卖”的价值投资理念。他迅速、果敢、眼光“辛辣”,而其创立的被誉为“华尔街秃鹫”的橡树资本也被烙上了强烈的“马浩华风格”:喜欢寻找那些有价值但却濒临破产的公司,但却不喜欢长期拥有,一旦目标摆脱破产,有合适机会就赶紧出手,“落袋为安”最是好!

别预测宏观经济

与其他投资者喜欢“高谈阔论”经济形势不同,马浩华对宏观经济预测并不“感冒”。“对经济、利率及证券市场本身的过度关注是徒劳的!”马浩华在各个场合总喜欢这样强调!不是说他不具备出色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2000年他就曾成功预言网络科技股的泡沫破裂。只是在他看来,把工夫用在对公司及其有价证券的深入研究上,为投资者获得持续优异的投资收益,才是他们的使命所在。

“我又不是经济学家,所以我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或许正是因为专注,马浩华以及他的橡树资本才能获得巨大成功。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宏观经济那么容易预测的话,那么大家都赚钱了,这根本不可能。相反,马浩华更偏爱那种信息不对称的非有效市场,因为只有处于这种市场中,才能依靠自己的专业、勤奋、严密的逻辑思维,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投资点,再加上清楚地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那么取得收益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大师”的风险观

前不久,“禅师与青年”系列笑话爆红网络,其中有一个段子大意是:一青年非常苦闷,找到禅师询问怎样解脱?禅师默不作声,青年却顿悟,原来大师是叫我“无声胜有声,无为胜有为”!这次却轮到禅师苦闷:“我啥也不说也能被你写成段子!”由此可见,“大师”的力量是无穷的!

事实上,自进阶为“大师”后,每天都有无数的投资者希望见到马浩华,让他传授些投资秘诀,哪怕“一招半式”也行。但按马浩华自己的话来说,投资并无什么秘诀,无非就是把风险防控放在首位,尽量避免损失,然后再坚持一贯的逆向价值投资理念。马浩华认为,风险控制能力是检验一个投资者是否杰出的关键。“投资者第一步应当是理解风险,第二步是识别风险,最关键的最后一步,是控制风险。归根结底,投资者的工作是以营利为目的,聪明地承担风险,能够出色地做到这一点,是最好的投资者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区别。”

而他所执著的逆向价值投资,或许也能从“风险防控”的角度重新进行诠释:投资要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确保它在购买时的价格足够低,而且别人都不敢碰它。这种情况,只有在经济形势不好、其他投资者“恐惧”的时候才会出现,而此时正是投资获益的最佳时机。

看好中国经济未来

即便是从不妄测风云变幻的经济走势,但投资者们依然“热心地”搜集着马浩华关于宏观经济的每次“断言”。像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马浩华几年前就表示过自己的信心,他认为中国经济有其自身的挑战,不增长不行,增长又会“过热”,因此中央调控起来也非常困难。但即便这样,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走势依旧会“前景光明”。

近年来,马浩华以及他的橡树资本针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并不多,但仍有一些案例被业界奉为“经典”。比如2004年的“中粮船队收购案”。

如各位所知,马浩华的橡树资本最擅长的就是“低价收购深陷泥潭的公司债券或银行债券,然后重新包装后卖出高价或等其破产后获利”的资本游戏。2004年,马浩华将眼光投向了中粮集团的海外运输船队。“枝繁叶茂”的中粮集团虽然有着不错的盈利能力,但缺点就是“战线拉得太长”,某些业务便成了“没娘的孩子”。旗下的海外运输船队就因为其落后的管理模式以及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而变成中粮集团的“鸡肋”。

作为马浩华来讲,自然不会放过这块价值被低估的“垃圾”业务。他不仅于2004年底出价4.2亿美元从中粮集团手里购买了这只大型船队,还以此为基础,在马绍尔群岛注册了一家名为Genco的船运公司,船队主要运送铁矿石、煤炭、谷物和钢铁等。要说资本的力量就是强大,在橡树资本的“长袖善舞”下,不到几个月时间,Genco公司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扩大到20条货船的规模。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价值渐渐被认可,马浩华也得以在获得高额的回报后,从容地选择退出。

回过头来看,马浩华这招“一石三鸟”之计确实高明至极。先是把船租给贸易客户,改变原有的业务性质;有现金流后,便可以轻松地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把细节“打磨”得符合上市条件后,再上市谋求高额回报。有人说神奇的是资本力量而非马浩华。要我说,正是马浩华坚持把逆向价值投资理念注入橡树资本的灵魂,才赋予了其发现“猎物”的锐利眼神。而这,即是伟大!

“垃圾”外的精彩

除了专注于投资“垃圾公司”债务外,他与股神沃伦·巴菲特之间“惺惺相惜”的桥段,也一直是资本市场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马浩华称赞巴菲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投资者,巴菲特则说他总会第一时间阅读马浩华每年的《投资备忘》,而且还极力向投资者们推荐马浩华的书——《投资最重要的事》。两个格雷厄姆价值投资忠实信徒之间的伟大“友谊”,让市场无比动容。

“观察其他人都在做什么,然后和他们做相反的事情。”一直以来,马浩华都是这样在告诫投资者。自1977年他在花旗银行资金支持下,筹备发行了两只可转换债券以及高收益债券基金开始算起,马浩华已经在垃圾债领域“奋战”了几十年时光。作为全美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常客,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的马浩华,早已被定格为华尔街传奇。或许有一天他会厌倦离开,但其“独特”的投资领域与投资策略,注定将被市场永远铭记。

而对马浩华来说,比债券投资更重要的是,一定是他的妻子与家庭。1969年马浩华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南希,用尽各种招儿都没能俘获南希的芳心。后来他俩各自结婚,又各自离婚,1985年,再次相遇的马浩华与南希,在感慨奇妙缘分的同时,最终走到了一起。或许在与南希相拥的那一刻,马浩华心里一定在想:“什么逆向,什么垃圾债,什么高收益,统统见鬼去吧!”

本文源自钱生钱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