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债券发行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0年1月5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的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笔公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但当时发行此笔债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赤字的通胀问题,并非实际催生了债券市场的产生。

改革开放后,我国债券市场开始发展起来,主要划分为三个重要历史阶段:

1981-1991:场外柜台交易为主

这一阶段可以称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婴儿期”,完成了很多“第一次”,首批国库券发行、首次批准有限制的发行企业债券、银河和非银机构获批发行金融债券、率先成立官方批准的柜台交易市场等,主要以摊派分配为主,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

1991-1997:交易所交易为主

随着1991年交易所的成立,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开办了国债现券交易、国债期货和回购交易,以及企业债现货交易,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市场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1997至今:银行间市场交易为主

由于早期的商业银行在交易所市场参与债券交易,客观上成为了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资金供应方,加大了股票市场的泡沫成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始建于1997年6月,而真正进入飞跃时期是2002年,这一年是我国债券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重要时期,交易主体得到丰富、市场统一性得以加强、发展方向明确,我国统一的、多层次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主导的中国利率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规模一览

(数据来源:中债信息网,2017.10.31,博时基金整理)

相比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不太为普通投资者们所熟悉,一般印象中,债券市场给人以稳健的形象,但其实深入研究对比股市和债市,我们依旧可以发现:

(数据来源:wind,2017.11.23,博时基金整理)

在过去的15年间,股市有7年收跌,8年收涨,年回报率均值为16.5%,标准差(代表风险波动)0.52,而债券市场在15年间有5年为负收益,年回报率均值为3.59%,标准差为0.06,由此可见,债券市场依旧存在亏损的风险,只是指数波动相比于股市平稳很多,当然,给投资者的回报率也相对较低。

值得说明的是,所有的债券投资品种都伴随着风险,因债券的种类和发行者的不同而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只能因此把钱藏进保险柜里,因为这样做也同样面临丢失的风险,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了解风险并掌握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债券投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